课题研究计划
(2012 年12月-2013年12月)
一、指导思想:
通过导学案,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直观地显现出来,学生可以自主学习、思考、合作探究,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乐于学习。
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变得主动活跃,亲身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,在参与的过程中,在自主的、积极的探索活动中,获得情感体验,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思想品德的探究能力。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,促进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。
二、研究的目标:
通过主要针对学生编写的导学案,引起学生心理的认知欲望,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,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,有一种成就感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,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,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动起来,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锻炼他们的才能,增长他们的知识,培养他们个性的场所,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三、基本措施和做法:
1通过教研组会议,备课组活动,切实加强老师间的交流和互动,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。
2利用校际交流,积极外出听课,带回听课的教学案,积极撰写听课反思。
3认真开设组内研究课,积极争取市级公开课,加强实验和研讨。
4认真观察记录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,及时反馈,科学地进行行动研究反思。
四、具体工作内容即时间安排:
(一)2012年12月—2013年1月
1、组织课题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,课题组负责人举行讲座。
2、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编写导学案。
3、组内进行一次导学案使用的同课异构课进行讨论反思。
(二)2013年2月—2013年6月
1、继续编写导学案
2、写一篇关于导学案的论文及相关论文。
3、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定期组织研讨交流
4、做好本阶段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,召开本学期课题研究总结会,商讨下一学期研究计划。
(三)2013年8月—2013年12月
1、召开本学期课题研究会,明确本学期研究任务,布置各项研究工作。
2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导学案的编写。
3、组织开展课题研讨会议。
4、课题组成员外出积极学习交流
5、组内成员开设校级交流课公开活动
课题研究总结
(2012 年12月-2013年12月)
经过一学年的课题研究,现将本阶段课题总结如下:
一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?不断提高研究水平。 一学期来,本人积极组织课题组的集中学习,撰写学习心得,钻研理论知识。通过听课、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,通过网络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、分析研究,不断提高自己及组员的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水平。
二、积极进行课题研究,总结研究成果。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,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,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,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。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,博采众长,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。
三、及时总结,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。 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、理论水平,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,一学期来,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、听课和评课活动。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,我也总能认真听、认真记,诚恳的评价,撰写听课感受。通过评课、上课,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,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。
四、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。
(1)、研究水平还亟待提高,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,不断给自己充电,提高研究水平。
(2)、研究还不够深入,虽然有了些眉目,但还是有些棘手,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,思路不够清晰。
(3)、由于是首次接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,研究意识不够,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,及时总结意识不够,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,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,为后面的总结、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,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。
短短的一学年很快过去了,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,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。
五、获得的成果:
1、有4位老师积极撰写论文并发表或获奖。
2、开设课题研究课常州市级公开课2节,大型对外公开课2节,组内交流课若干节。
3、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我们学生的导学案
课题研究计划
(2013年12月-2014年12月)
一、指导思想:
通过中期评估后,根据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,我们更加坚定地通过导学案,充分地开展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,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、思考、合作探究,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乐于学习。
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,获得情感体验,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思想品德的探究能力的同时,切实提高了教师对自我要求的提高,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,促进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。
二、研究的目标:
通过前一年的研究,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。接下来重点要精心地编写典型课例,以形成一定的理论价值。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,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,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,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动起来,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锻炼他们的才能,增长他们的知识,培养他们个性的场所,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三、基本措施和做法:
1通过教研组会议,备课组活动,切实加强老师间的交流和互动,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。
2利用校际交流,积极外出听课,带回听课的教学案,积极撰写听课反思。
3认真开设组内研究课,积极争取市级公开课,加强实验和研讨。
4认真观察记录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,及时反馈,科学地进行行动研究反思。
5专人负责相应课例的精心编写,形成高质量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和电子资料。
四、具体工作内容即时间安排:组内进行一次导学案使用的同课异构课进行讨论反思。
(一)2013年12月—2014年1月
1、组织课题研究组成员汇报中期评估专家的指导意见、并进行理论学习。
2、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编写导学案。
3、组内进行典型课例的分工,明确要求。
(二)2014年2月—2014年6月
1、继续编写导学案
2、写一篇关于导学案的论文及相关论文。
3、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定期组织研讨交流
4、做好本阶段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,召开本学期课题研究总结会,商讨下一学期研究计划。
(三)2014年8月—2014年12月
1、召开本学期课题研究会,明确本学期研究任务,布置各项研究工作。
2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导学案的编写,并对典型课例进行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,然后精心地修改编写。
3、组织开展课题研讨会议。
4、课题组成员外出积极学习交流
5、组内成员开设校级交流课公开活动
课题研究总结
(2013年12月-2014年12月)
经过又一学年的课题研究,现将本阶段课题总结如下:
一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?不断提高研究水平。 一学期来,本人积极组织课题组的集中学习,撰写学习心得,钻研理论知识。通过听课、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,通过网络收集和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资料、分析研究,不断提高自己及组员的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水平。
二、积极进行课题研究,总结研究成果。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,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,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,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。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,博采众长,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。
三、及时总结,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。 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、理论水平,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,一学年以来,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、听课和评课活动。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,我也总能认真听、认真记,诚恳的评价,撰写听课感受。通过评课、上课,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,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。
四、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。
(1)、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,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,不断给自己充电,提高研究水平。
(2)、研究思路逐渐清晰、能及时地积累材料,做生活学习的有心人,但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。
课题研究两年很快就过去了,在这其中我学到了许多,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,我将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。
五、获得的成果:
1、有多位老师积极撰写论文并发表或获奖。
2、开设课题研究课溧阳市级公开课2节,大型对外公开课2节,组内交流课若干节。
3、多位老师获得各种综合荣誉
4、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我们学生的导学案
5、典型的导学案案例课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